《千回西域》首演點亮
發布時間:2015/9/8 10:47:26《千回西域》首演點亮"一帶一路"文化新地標
夜晚,篝火旁,3D大幕徐徐展開,冰川大山從天而降,塔吉克族母親給搖籃中的嬰孩講述遙遠的傳說。沙海駝鈴搖出千年輕嘆,羌笛胡旋舞融入大漠孤煙,當昆侖、冰川、樓蘭,盛世文化在高科技舞臺上次第鋪陳,時空回轉間分明就是絲路迢迢。

中國最具創意實力派導演周群生傾心力作《千回西域》首演。作為新建劇院的駐場演出,這臺融匯新疆多民族歌舞、貫通古今絲路文脈的歌舞秀,“一幕縱千里,一秀觀千年”,不僅將開啟新疆多元文化走向世界的新征程,也點亮了“一帶一路”文化新地標。

多民族歌舞講述絲路燦爛文明
世界首創大型室內實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共分為《序——心路》《大愛》《玉魂》《樓蘭》《生命》《燃情》《草原之戀》七大章節,這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新疆民族大聯展。
130分鐘的演出里,360名國內劇院民族演員與國際舞者依次登臺。“帕米爾高原”上,小伙以雄鷹翅骨為笛,笛聲清揚,舞姿矯健,那是塔吉克族的納衣舞;“胡楊樹”邊,姑娘拉響薩塔爾,美妙琴聲打動西域里最具生命力的胡楊與紅柳,那是生長于維吾爾族靈魂里的十二木卡姆;“氈房炊煙”下,牧民懷抱冬不拉,歌頌草原與駿馬,那是哈薩克民族宣敘情感與故事的平常表達。之后,回族、柯爾克孜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蒙古族,新疆各區域的典型民族輪番登場,新中國第一代維吾爾族音樂大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努斯來提·瓦吉丁,用音樂串聯出一曲流轉千年的民族團結頌歌。
除了橫向涵蓋自治區內一眾少數民族,縱貫千年的絲路文脈也在歌舞中逐一揭開面紗。尤其是《樓蘭》一幕,從千年喧囂到鼓角爭鳴,再至高僧東渡,古寺宮殿、洞窟飛天、器樂神燈、絲綢飛毯等奇異景象借LED多維畫面還原時分,已然消失的古樓蘭文明躍然眼前。不單是現代科技圖描古代文化,為讓觀眾感受到蒼茫大漠,主創團隊還直接從原始沙漠中運來真實的沙丘、駱駝,輔以側臺奔跑的馬隊,讓人仿若置身那年那景中的商旅駝隊。

總導演、文化部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戰略發展中心主任周群生這樣闡釋創作理念:“《千回西域》就是要把新疆的文化從歷史久遠的長河里,從豐富的民族特色和西部博大的藝術寶庫中挑選精品詮釋出來,同時也把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燦爛文明投向當代。”

實景還原譜寫絲路文化新樂章
昆侖山脈的制高點慕士塔格峰,洞窟壁畫旁的克爾孜千佛洞,還有遼闊西域里俯拾皆是的冰山湖泊、沙漠胡楊、草原平川,既有各路文明交織于舞臺,自然里的雄渾壯哉亦靠舞美實景真實還原——這不啻為大美新疆的室內濃縮版。
從古長安到地中海,全長7000多公里的古絲綢之路,有5000余公里落在新疆界內,足見這片土地在貫通東西的經濟文化大通道上地位卓然。而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下,新疆也被明確將要建設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集散中心”。在此背景下,新疆大劇院作為絲綢之路文化藝術中心的代表項目率先落成。之后,絲綢之路音樂廳、絲綢之路小劇場、會展中心等將合圍形成“絲綢之路·印象城”。

周群生導演首次與甘肅華影視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拍攝世界首創大型室內實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

- 上一條:質界之上城市系列巡展——“木色隨心”高峰論壇
- 下一條:會師精神煜生輝


